油画《雪域盛装》。 林跃作
林跃在展览现场讲解画作。 王珍摄
油画《夏日情怀》 林跃作
油画《追逐》 林跃作
林跃不在家,西巴王就不吃饭了。整整两天,饲养员怎么劝,它都不肯吃。直到在电话中听到林跃的声音,它才好歹吃了一些。
西巴王是林跃养的一只藏獒,也是林跃绘画创作的主要模特,今年13岁,长得高大威猛。它并不知道,7月12日至22日,在中国美术馆重磅推出的展览《大美高原——林跃藏地油画展》上,自己是集千万宠爱于一身的主角。
这个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四川美术家协会主办,优芮艺界、《收藏投资导刊》杂志社承办,合景富集团、四川贵通控股集团协办的展览,共展出林跃十几年精心创作的藏地油画作品30余幅。西巴王那标志性的金色毛发、炯炯有神的眼睛、高大威猛的身躯,总是占据了画面的黄金位置。
藏獒一生只认一个主人。西巴王的主人林跃,被誉为“东方画獒大师”“中国藏獒画家第一人”,一生也只画高原藏地这一种题材。从第一次进藏至今,30多年过去了,藏獒、藏民、藏地,始终是林跃画布上的主角。
藏獒成就传奇绘画人生
7月14日,《大美高原——林跃藏地油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一层大厅举行开幕式,现场嘉宾云集,热闹非凡。挤不下的人涌到二层,从上方俯瞰开幕盛况。
作为展览的主角,林跃头戴一顶小毡帽,身穿红色T恤,挤在大厅的一角。有嘉宾迟到,他立刻站起来让座,自己静静站立在一旁。主持人请他上台致辞,他发言不过3分钟,却3次摘帽致谢。
林跃的低调谦和、感恩包容,源自于他艺术道路的曲折和30多年不悔的初心。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梁时民在开幕式上感慨地回忆起林跃的从艺经历:开过广告公司、火锅店、茶楼,做过油漆工,搞过装修。茶楼倒闭,债主上门逼债,林跃卖房卖车,一家人蜗居在5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
在昔日的亲友纷纷远去、让林跃尝尽世态炎凉之时,不离不弃、忠诚守护的藏獒成为他心灵的寄托。他将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以及深埋于心的艺术梦想,饱蘸油画的色彩倾注于笔端。一个个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的藏獒形象呈现在画布上。
在林跃的笔下,西巴王高昂头颅,威严而睿智,似乎每根迎风抖动的獒毛都在表明它的伟大和彪悍;大嘴阔鼻的形象是古老的喜马拉雅獒种的经典样貌,焕发出凛然不可侵犯的生命威仪;它那犀利灼人的目光、如雄狮昂首般的怒吼,张扬出它强大而不可征服的生命力量。
林跃在艺术道路上走过一段曲折的历程。他与西巴王的故事也一波三折:2006年,林跃的藏族朋友夏珂将3个月大的西巴王送给了他。然而,作为高原上的“东方神犬”,西巴王在四川成都适应得并不顺利,屡屡生病。3个月后,林跃不得不将它送回高原。
一年之后,当林跃再次来到高原时,已经长大的西巴王不仅认出了他,还把他当作唯一的主人。西巴王的忠诚令林跃十分感动。
然而,在藏獒炒作热潮之下,西巴王被不法商人卖到了内地。为了寻找西巴王,林跃整整花了两年,走了很多地方,终于花高价把它买了回来。自此以后,林跃下定决心,再也不和西巴王分开。
令林跃没有想到的是,西巴王不仅慰藉了他被现实生活撞碎的心,更将他的绘画事业推向了新的顶点。2006年,他在成都画院举行首个“藏獒主题画展”之后,作品多次应邀赴美国、俄罗斯、法国展出;国际传媒大亨默多克、著名投资家吉姆·罗杰斯、国际刑事鉴识专家李昌钰都收藏了他的画作。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评价,林跃的画中,藏獒的眼神透着一种灵异的光芒,给人以心灵的强烈穿射,可谓神来之笔。
在林跃看来,以藏獒为题材作画,却不仅仅是画藏獒,他更希望人们在这种艺术的巨大冲击和震撼中,深切感受对世间万物生命的敬畏。“艺术的最高责任是对人的心灵的呼唤。”林跃说。
以现实主义笔触描绘真实高原生活
走进中国美术馆第五展厅,观众的目光会不由自主地被一幅气势恢宏的大画《雪域盛装》所吸引。这幅画长3.6米,高2.2米,画中人物身着盛装,目光坚定,神采斐然,洋溢着自信、喜庆的气氛。
这幅画是林跃历时两年潜心创作的得意之作。人物身上所佩戴的珊瑚、玛瑙、松石,都是林跃一颗一颗细致描绘上去的,放大来看,连包浆都看得清清楚楚,清晰度堪比照相机。
不少人看过这幅画作后,纷纷跟林跃询价,但林跃都回绝了,“给多少钱也不卖”。对他来说,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图充分创作一幅自己满意的作品并非易事。
1983年,年轻的林跃考入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时,他的前面已经矗立了一座座艺术的丰碑:罗中立创作了经典画作《父亲》;陈丹青的《西藏组画》更是将他的创作目光引向了苍茫、雄浑的青藏高原。
1986年,当时上大三的林跃风尘仆仆来到四川红原的若尔盖草原采风。在那里,一个穿着朴素、眼神怯弱的藏族小女孩吸引了他的目光。他回来后,没钱买画布,就在一块包装布上创作了自己的毕业作品《微风》。这幅作品很快被一个日本收藏家以8000元的价格收藏。
但艺术的梦想很快被现实所打败。在随后的十几年里,林跃一直在商海沉浮。然而,只要有时间,他每年都要到藏区拍摄照片、收集素材。尤其是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州庆活动,他更是格外关注。庆典上藏族群众的服饰、穿戴、神情,都被他收入照相机之中。他希望有一天,可以创作一幅展现少数民族节日盛装的力作。
这些年上百次到藏族聚居区,林跃亲身感受到这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林跃说,他的藏族朋友夏珂一家,从住帐篷游牧的牧民到定居的土坯房,再到牧民新居,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林跃想用画笔表现这种变化。《雪域盛装》里拿着国旗的笑脸、《草原日记》里放牧女孩腿上的作业本,都生动地展示了藏族新生活的瞬间。和30年前进藏地采风时相比,林跃笔下的藏民不仅穿着上有了很大变化——色彩鲜艳、整洁干净的藏装取代了灰暗破旧的藏袍,更主要的是精神面貌的巨大转变——每个人都变得自信、坚定,散发出一种幸福、安宁的光芒。
“我们常看到一些表现藏地的画,画面是昏暗的。但林跃的画有一种亮堂,不论是老人小孩,还是男人女人,都有一种洁净之光,像是被清洗过一样。这是林跃对藏地绘画的一大贡献。”著名作家蒋子龙由衷地赞叹。
对此,林跃表示,他并没有刻意美化,只是忠实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我是一个现实主义画家,不会刻意去增加什么或者减少什么。这种变化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认为,林跃的油画作品“朴实而无矫情、细腻而无繁琐、自然而无猎奇、丰富而无驳杂,既极富西部风情,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痕迹和民族、地域特色”,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千帆历尽,苦尽甘来。如今,林跃有了更好的创作条件。他的创作视野也从藏獒、藏民扩大到整个青藏高原。接下来,他有一个宏大的愿望:用5年时间创作一组文成公主进藏的作品。但无论选题有何变化,林跃心中的一个目标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终其一生,只画高原”。
来源: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