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崔健和乐团同事刘元等6人组建“七合板乐队”。他们拿着撕心裂肺的歌参加过流行歌曲比赛,后渐渐所被人知晓。成名后,有人评价他说,“不管是崔健这个人还是他的音乐,最大的魅力就是自由和真实。”
崔健被誉为中国摇滚乐开山之人,有“中国摇滚教父”之称,1961年出生于一个朝鲜族家庭, 父亲和母亲都是文艺工作者。从十四岁起,崔健跟随父亲学习小号演奏。1981年,他被北京歌舞团招收为小号演奏员,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
崔健在1981年成为著名的北京爱和管弦乐团的专业小号演奏员。这时期,崔健听到外国旅游者和学生带进中国的磁带,开始迷恋摇滚乐,他开始学弹吉他,并很快当众演唱。
1984年,崔健与另外六位专业音乐人成立乐队—七合板乐队。在北京的小餐馆和小旅馆里演奏西方流行音乐。这是中国第一支这一类型的乐队。同年,崔健出版了他的第一张专辑《浪子归》,是甜腻的中国流行 歌谣。这张专辑初次展现了崔健的音乐风格。八十年代中期,西方摇滚音乐由非官方的途径传入中国,包括甲壳虫乐队、滚石乐队、Talking Heads乐队, 警察乐队等。他们的音乐影响了崔健,使他开始了自己的摇滚乐创作。他最初创作的摇滚RAP歌曲—《不是我不明白》。
1985年,崔健在一次北京歌唱比赛中初次赢得关注。在他音乐生涯的早期,他的歌就已经开始表现一些严肃的、发人深省的内容,这与当时只表现浪漫、梦想等内容的流行歌曲有着极大的不同。他敢于展示一些敏感话题,例如自由和性。对于被文化大革命宣传麻木的一代人来说,崔健歌词的真实具有唤醒他们心灵的力量。
1989年,崔健前往英国伦敦参加在皇家阿尔伯特厅举办的亚洲流行音乐大奖赛,并前往法国巴黎参加“布尔日之春”艺术节。5月前往绝食请愿学生中间演唱了《一无所有》和《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等歌曲,受到了大家的一致欢迎和重大反响。1990年,崔健开始着手他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在中国的巡回演出。演出装点了即将迎来亚运会的北京,观众很多。巡回演出中途被取消了,但崔健的出现仍点亮了中国大陆的摇滚乐坛。
2011年元旦,崔健再次回到工体举办个人演唱会。这次他带给歌迷的新体验是将摇滚和交响乐融为一炉。与他携手合作的,正是他当年的老东家——北京交响乐团。这次跨年演出,让很多老歌迷尽兴地重温了一次崔健出道至今的所有经典作品。演出最终在他3次返场后结束。
其实,自1990年代中期以后,崔健已逐渐淡出中国歌坛,但是在2005年一张向崔健致敬的专辑《谁是崔健》,再次证明他在中国摇滚界举足轻重的地位。
来源:中国传统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