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经济 > 特色产业  > 详细页面

海南民族风情游有待深层次开发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肖静芳 2018年09月28日 阅读量:

  国际旅游岛建设全面起航,就黎族民族文化的挖掘及民族、民俗风情游的开发,记者近日采访了海南省民族研究所所长王儒民。

  记者:国际旅游岛建设能给黎族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在机遇之下,黎族地区有哪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王儒民:一是黎族传统文化将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与旅游地居民交往、了解当地文化与生活方式”是目前激发国际旅游岛的三大动机之一,这就为海南大力挖掘传统文化,尤其是最具海南本土特色的文化,即黎族文化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是能加快黎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建设国际旅游岛离不开黎族地区经济发展。由于种种原因,黎族地区目前仍然贫困,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黎族文化旅游,有利于带动黎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培育具有经济意识的黎族新农民,还可改变传统农耕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目前,黎族地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民族文化认同观;二是黎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三是黎族地区公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记者:目前黎、苗族民族、民俗风情旅游的状况如何?存在哪些优势和问题?

  王儒民:黎、苗风情民俗旅游主要表现为:一是以实物形态为民族文化载体的旅游产品,比如黎族村寨,海南民族博物馆,体现黎族文化建筑的街区或景区,黎族餐饮、黎族传统工艺品;二是以黎族行为文化及可参与性民俗活动的开发所形成的旅游产品,比如节庆旅游(三月三、保亭七仙岭嬉水节),黎族歌舞、黎族传统体育等。此外,还有以民歌艺术、民间音乐、戏曲艺术等为载体的旅游产品。

  海南的黎、苗族风情景点深受旅游者喜爱。优势突出表现为:黎族文化旅游开发较慢,且开发层次不深,这就避免了黎族传统文化遭受大面积的侵蚀,有利于今后更好地有规划的开发。

  但是,民族民俗风情游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重复性开发,各地在规划设置黎族旅游产品项目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盲目地“跟风”,看到其他景点某个产品项目办得红火,就盲目照办、照抄,导致海南各地的黎族风情旅游点黎族文化旅游产品大同小异、产品雷同,重复性开发一方面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暴露出黎族的传统文化权属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

  二是黎族传统文化内涵挖掘力度不够。由于投资者的理解和开发理念有限,一些黎族文化旅游产品往往成为一种文化表演或展示,存在无序和滥用现象,功利化倾向严重。

  三是不重视社区参与,忽视当地群众利益,使黎族节庆旅游缺乏生命力,最终将导致文化节庆旅游的不可持续。

  记者:在今后的民族、民俗旅游风情开发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王儒民: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我认为应该注意的问题有:一是要坚持市场导向原则,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三是解决当地黎族群众的参与问题,四是保持民族特色,五是保持文化多样性,六是注意效益问题。

  记者: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省民族研究所会做哪些工作?

  王儒民: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结合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情况,做好国际旅游岛的宣传工作。

  二是加大研究力度。主要是结合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要求,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课题进行研究,提出对策。我们已完成了《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黎族文化旅游发展研究》课题,今后还将在经济、教育、民生等方面进行课题研究。

  三是加大保护传统文化的力度。比如对黎锦、黎族服饰的保护工作。我们已制订了黎族服饰保护5年规划,我们还要通过国家、省级有关部门支持,争取在五指山市周边建立民族织锦开发基地。

  

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