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袍身长145厘米
材质:孔雀羽线、真金线
来源:清代西藏二品俗官官服
现珍藏在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的雀羽金丝织锦长袍 ,是清代西藏二品俗官官服。大襟右衽,明黄底色,蓝色里衬。袍身长145厘米,装饰有米粒大小珍珠串缀成的彩色团花图案,制作极为精美华贵。此袍的制作,从使用的多种高档材料,到多种针法、绣法,代表了清代苏绣的精湛工艺水平,也是当时社会时尚、审美趣味的真实写照。
我国从西晋时期就出现了利用鸟雀羽毛制成的服装。其中,孔雀羽线作为高档服装材料,为历代皇家贵族所青睐。此件长袍是用孔雀羽线、真金线织成的。这两种线贵重而稀罕。制作时,先将孔雀羽毛劈丝搓捻成线,再和金线、各色彩绒一管一管地妆彩,一梭一梭地织造。孔雀羽丝与金线加捻后,线是绒状的,小羽枝包裹着金线呈不规则放射状,发出荧荧的蓝绿色光。
据我国科学家的最新发现,孔雀羽毛是依靠自然光与波长尺度相似微结构的相互作用而产生颜色的,这也是此件官服为何年代久远仍绚丽夺目的原因。
古代服饰具有等级特点,藏族传统服饰同样表现出明显的阶层特征。早在吐蕃时期,就有了赞普、官员的不同衣着,并为之立制。清代时,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分为七品,首脑为达赖喇嘛,官阶为一品,在达赖圆寂后和未执政期间代其掌理西藏地方政府事务的摄政、第司也为一品。其下噶伦(首席噶伦)为二品。噶伦、噶伦喇嘛、基巧堪布、公为三品。他们的服饰各有不同。此件雀羽金丝织锦长袍规制很高,为西藏二品俗官、首席噶伦所有。
清代择取了历代传统衣冠的纹饰及种类,制定了一整套从皇帝到文武百官、从后妃到命妇的既具满族特点又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服饰制度。透过这件雀羽金丝织锦长袍,可以看到清代冠服制度体系的成熟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