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河区秀川街道组织开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文艺活动。颜娜供图
“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都是一家人,不分你和我。同是一颗心,同是一条根,幸福化祥和,都是一家人……”初夏时节,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园街道的各族居民聚在一起,伴随歌曲《一家人》优美的旋律,翩翩起舞。走进这个拥有10万少数民族人口的社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热烈气氛扑面而来。
六项活动“十进”主阵地,创建实现全覆盖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发生在我们辖区的真实故事,是关于社区网格员谢君才多年如一日照顾回族孤寡老人马秀玲的故事……”5月下旬的一天,在七里河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演讲比赛的现场,一位来自基层的社区干部讲的这个故事让在场的人湿了眼眶。类似的活动正在七里河区广泛开展,而这样的故事每一天也真实地在七里河区重复着。通过开展演讲、文艺演出等活动,广大居民不仅感受到了辖区内民族团结、互帮互助的氛围,也愿意身体力行,为七里河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献上一份力量。
今年以来,七里河区全面推动六项活动“十进”主阵地,大力营造全区人人讲团结、事事促团结、处处有团结的良好氛围。据介绍,六项活动包括举办“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主题征文大赛、开展民族团结演讲比赛、组织民族团结知识竞赛、举行“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文艺汇演、举办民族宗教政策专题讲座、拍摄民族团结进步专题片。
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十进”切实走进了机关、学校、社区等地方和单位,激发了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热情,巩固了以宣传促团结、以团结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的良好态势,为七里河区决胜全面小康、打造现代中心区,创造了和谐稳定的局面。
建设“两个共同”示范区,提升群众幸福感
“林家庄的路以前特别窄,现在扩建了,大家出行方便多了。”“社区里有民族餐厅,我们几个老姐妹会相约去那里吃饭,饭后还能在社区活动室画画、看书,生活充实得很。”“社区给我们少数民族妇女办了扫盲班、兴趣班,还举办妇女权益保障讲座,我觉得生活得更健康、更充实了。”……说起社区的变化,居民们如数家珍。
从基础设施到居住环境,从物质获得到精神获得,七里河区各族群众收获的是实打实的改变,更是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七里河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于2017年5月筹划动员,而从2011年开始的“两个共同”示范区建设,已为全区的创建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七里河区实施“两个共同”示范建设项目,涉及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文化教育宣传等7大类108项。西园辖区小街巷改造、骆驼巷风貌改造、半山养老院建设、少数民族妇女技能培训等社会事业项目,让辖区的各族群众普遍受益。
今年5月中旬,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上,七里河区提出了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目标,争取在加强民族工作、密切民族关系、文化繁荣发展、经济科学跨越、保障改善民生、社会和谐稳定、建设生态文明等7个方面作出示范。
如今,在七里河区,创建工作的触角已延伸到各个角落。“我们将在深入推进创建工作的同时,确保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果长效化、常态化,让市民尽享创建工作带来的美好生活。”七里河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