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园,位于青州城南偶园街197号,是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冯溥的私家花园,当地人称为“冯家花园”。因为冯溥在京城为官时住在万柳园,所以他就将皇帝赐给他在青州的宅第称为“偶园”,取“无独有偶”之意。
青州偶园
偶园是中国幸存的为数不多的“康熙风格”的园林建筑。偶园的规模虽不大,但它结构严谨,布局得体,别有一番情趣,满园内亭阁棋布,怪石嶙峋,泉水叮咚,曲径通幽,竹柏森森,花木隐翳,充分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园林建筑艺术。
偶园建内奇石
园内四株明朝的桂花,已经四百余年,三株明代留下来的迎春花,虽“老态龙钟”,但每年隆冬都会绽开满枝黄花,迎接春天的到来。在偶园最富有吸引力的就是偶园假山了,假山共有三峰,沿偶园东、南两墙环列,乍看并无奇特之处,细考究则颇有趣味,假山在结构上分坪、峰、涧、台四部分,每部分体现各自的主题,特色分明,使整个假山繁而不乱,静中有变,层次分明,境界高雅,于一园之内显出千里之势,据专家考证,青州偶园假山是中国唯一幸存的“康熙风格”的园林假山。
除了假山,偶园内还存有“福、寿、康、宁”四大奇石。这些奇石玲珑剔透,气度不凡,在当时就有“一两石头一两银”的说法。园内四株明朝的桂花,已经四百余年,三株明代留下来的迎春花,虽“老态龙钟”,但每年隆冬都会绽开满枝黄花,迎接春天的到来。
偶园·荷风亭
偶园的原貌,据冯溥的曾孙冯时基所著的《偶园记略》介绍,原为一组宅第、宗祠、园林三结合的古建筑群。除去为数众多的竹木花卉以外,主要的建筑设施有:一山(人工堆砌的假山,分东、西、中三峰)、一堂(佳山堂)、二水(洞泉水、瀑布水)、二门(偶园门木耆绿门)、三桥(大石桥、横石桥、瀑水桥)、三阁(云镜阁、绿格阁、松风阁)、四池(鱼池、蓄水池、方池、瀑水池)、五亭(友石亭、问山亭、一草亭、近樵亭、卧云亭)。石亭前的太湖石奇巧为一方之冠。另外,还有小斋、幽室、山茶房等建筑。园门上有一匾额,上书“偶园”二字。门内的四扇石屏上镌刻着明朝高唐王的篆书。至清末,“山石树木,大概虽存,而荒芜殊甚”(清光绪《益都县图志》),仅存为一山一堂一阁。
偶园湖景
经过近3年的修缮,偶园发生了一些变化,面积比原来扩大了一倍,新建了许多楼、榭、亭、台、小桥、回廊,增添了一些仿古建筑。2017年,修缮后的青州偶园正式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