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经济 > 概况  > 详细页面

民族地区粮食作物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于亚男,程菲菲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8日 浏览量:

  民族地区粮食作物种类多,其构成、变化和分布,既是作物生态特性与各地生产条件综合作用的反映,也受到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方针政策指导的影响。从总体上看,旱作杂粮多于水田作物。主要粮食作物有:

  稻谷。种植分布范围较广,主要产区有海南产区、广西产区、云贵产区,这些产区地处低纬度,热量丰富雨量足,是三季稻和双季稻的主产区。此外还有北方一季粳稻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北旱稻产区内蒙古河套地区、宁夏平原、河西走廊西部以及新疆乌鲁木齐、玛纳斯、阿克苏、喀什、库车、莎车等绿洲地带和在藏东南海拔2300米以下地区的青藏高原一季中粳稻区。

  小麦。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春小麦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宁夏、甘肃临夏、甘南藏族自治州、河西走廊、新疆、青海、西藏从海拔2500米以上河谷坡地到4500米左右的湖滨平原,从湿润、半湿润地区到半干旱、干旱地区均有种植。冬小麦在民族地区主要有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等区(省)。这些区(省)大多以水稻为主,冬小麦作为冬种作物在旱地种植,种植面积虽少,但它的种植有利于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总产量。由于这些地区的群众以稻谷为主粮,小麦商品率较高。

  玉米是少数民族群众主要粮食之一,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主要分布在热量和水分条件较好的内蒙古、宁夏、广西、云南、贵州及西藏喜马拉雅山南坡海拔2500米以下和藏东南一带海拔3200米以下地区。鄂西、湘西、延边等自治州和海南七个自治县也有分布。

  高粱在干旱地区、涝洼和盐碱地区均可种植,多产于内蒙古、宁夏、新疆等北方民族聚居区。

  青稞具有独特的耐高寒特点,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用来制作糌粑,亦可酿造青稞酒。

  豆科作物种类较多,主要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扁豆、蔓豆、巴山豆、鸡头豆、小豆等品种。豆科既是粮食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副食品原料。其中大豆分布广泛,民族地区主要有东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内蒙古、宁夏、新疆、广西等区(省),尤以延边生产的大豆质优商品率高,属于东北大豆产区;蚕豆是藏族人民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青藏高原春小麦和青稞的优良前茬作物,主要分布在西藏曲水、尼木、达孜、拉萨城郊、堆龙、德庆南部及山东的乃东、贡噶,青海的高位水浇地、中位山旱地,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豌豆作为藏族群众主要食用豆类食物之一,主要集中在青海东部农业区,柴达木盆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