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用户名:
密码: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 

阿迪力·阿布力孜 文/图
浏览量: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汉晋时期)

  1995年10月,中日两国考古学家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对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进行大规模的科学考察。这是自195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考古发掘以来,成果最为丰硕的一次,被评为“1995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这次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王侯合婚千秋万岁宜子孙”“延年益寿长保子孙”等汉字铭文锦,色彩斑斓,保存之好实属罕见。精绝国故址——尼雅遗址出土的这些织锦,应是当时中央政府赠送给精绝国王室的礼品,反映出精绝国与中原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密切联系。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质地厚实、纹样流畅、色彩艳丽,体现了汉晋时期丝绸纺织的最高水平。织锦的汉字铭文内容也表现出浓厚的人文色彩。

  从考古发掘报告中得知,“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发现于尼雅遗址8号墓的矩形箱式棺内。该墓葬有一男一女,男尸为45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身长164厘米,是深目高鼻的当地居民。他身着西域特色的锦缘毛布袍,下着白色毛布裤子,足穿皮鞋。“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出土于男尸的右侧,因其在拉弓射箭时对手臂有保护作用,所以称之为护臂。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呈圆角长方形,绢缘边上缝缀六角系带。织锦长18.5厘米,宽12.5厘米,系带长21厘米。织锦用宝蓝、草绿、绛红、明黄和白色等五组色分别织出星纹、云纹及孔雀、仙鹤、辟邪、老虎等禽兽纹样,纹样题材新颖,风格别致。织锦上下两组循环花纹之间织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小篆文字。从材质上看,此织锦是用汉代纺织工艺水平最高的华丽织锦为面料裁剪缝制而成的,昭示着墓葬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出土后,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学者们认为,织锦形式和内容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反映出特殊的文化内涵。织锦纹样中,星星、云气、动物花纹有序织出,表达了阴阳五行说中五星为五行之佐及动物纹四神、方位的概念和含义。织锦色经以五色织就,则说明了五种色彩的经线与金、木、水、火、土五行所对应的五种颜色——白、青、黑、赤、黄的密切关系。

  古代“五星”指辰星、太白、荧惑、岁星和镇星,分别为现代天文学中的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古人发现它们在太阳系内相对位置不变,并用它们时隐时现的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五星”二字现存最早的记载见于《史记·天官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在古人眼里,只有“五星”运行一致,精诚团结,才能使国家五谷丰登,繁衍昌盛。《汉书·天文志》《晋书·天文志》等正史中也有表述相同的内容。

  汉晋时期,丝绸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及赠送外国君主、使节,赏赐国内边疆地区少数民族首领的主要礼品。“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制作工艺上乘、构图精美有序、色泽华丽,文字象征吉祥、寓意深远,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堪称国宝。它不仅在纺织史研究中有重要价值,织锦文字也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先民们追求国家吉祥昌盛的良好祈愿和朴素的感情。

来源:中国民族报

  

上一篇:
下一篇:

0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