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哈尼族  > 详细页面

哈尼族的语言文字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和菊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5日 浏览量:

  哈尼族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即哈尼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内部可分为哈尼、碧卡、豪白三种方言,彼此差异很大,不能互相通话。同语支里有彝语、拉祜语、傈僳语、纳西语、基诺语等。哈尼语在国外,分布在缅甸、泰国境内的又称卡话,和我国西双版纳地区的哈尼话接近;而老挝、越南境内的哈尼话和我国红河南岸地区的哈尼话大体相同。  

  哈尼语与彝语支其他语言一样,元音有松紧之分,没有长短之别。韵母基本上是单元音,复合韵母多是借音。没有塞音韵尾,有的方言有鼻音竟尾。哈尼语和彝语文其他语言在基本词汇中有不少同源词,在语法上也有很多共同点。

  哈尼族以前用刻木、结绳记事,1949年以前,哈尼族没有表达自己语言的书写文字。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帮助哈尼族人民解决文字问题,在1952年,党和人民政府就组织了有哈尼族干部参加的哈尼语文工作队伍,开始进行哈尼语调查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于1957年制定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哈尼文字方案》(草案),它采用拉丁字母形式,以哈雅方言的哈尼次方言为基础方言,以绿春县大寨哈尼语的语音作为标准音,创立了一套哈尼族文字方案。这个方案于1957年三月在昆明召开的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科学讨论会通过,又经1958年四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少数民族语言科学讨论会讨论,呈报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试行。

  在此期间,中央民族学院和云南民族学院先后开设哈尼语文专业,培养哈尼语文工作干部。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工作指导委员会等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力量编写、出版了《哈尼文读本》《哈汉对照词汇》《哈尼民歌选》等十多种哈尼文读物,为哈尼文试行工作准备了条件。1958年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试验推行。近几年来,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落实,哈尼文即将继续试验推行。哈尼文在记录哈尼语广播稿、电影的哈尼语翻译以及搜集整理哈尼族民间文学等方面已经发挥了积极作用。

参考资料:

  1.中国民族网

  2.马效义;;哈尼族新创文字研究文献综述[J];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上一篇:
下一篇: